
由于領導者在社會活動中的特定地位,所以領導者的語言表達絕不能夠隨心所欲。領導者對事物的判斷、對人的評價,必須實事求是;下達指示、進行決策時一定要準確無誤,一就是一,二就是二,來不得半點含糊。
我們常說,“時間就是金錢,效益就是生命”。這一現代社會的基本觀念要求領導者必須“惜語如金”,言簡意賅,說話干脆利落,不拖泥帶水,廢棄空話套話,擰干“水分”,真正用簡短精煉的語言給人以啟迪和鼓舞。
領導者的語言應以求做到信賴度大、號召性強,具有突出的鼓動性和感召力。有為的領導者總是善于利用具有感召力的語言藝術去工作,或用富于哲理的語言,或用奔放的語言,或用火熱的語言,或用激勵的語言,扣人心弦,勵人斗志,激起群眾的熱情,增強群眾的信心。
一般來說,領導者無論在什么場合下,都需要使用易被對方接受、鮮明生動的語言,而忌諱那種干澀難懂、空泛乏味的說教。領導者運用語言的生動性,一個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使用自己的語言。有些領導者往往愿意使用一些現代的“時髦詞”,或者是流行的套話。把這些東西生拼硬湊在一起,乍聽起來挺“新鮮”,實際上,如果仔細回味起來,有些是“生吞活剝”“消化不良”,有的是似曾相識,改頭換面,有的似是而非, 很不準確。這些語言不僅不能給自己的語言增色,反而會更加遜色。
現代管理越來越重視人的情感,因而也日益要求領導者運用情感的影響力來調動人們的積極性。許多領導者成功的因素之一就是運用語言時善于以情感人,而不是以權壓人。作報告或演講時,語言樸實無華,親切入耳,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和凝聚力,能博得群眾的喜愛;在交談中或做思想政治工作中,入情入理,運用親戚和藹的語言感化人、催化人、具有說得“石人落淚”和化冰消雪的功夫。
現代領導者應屬于有知識層次的人,應最善于運用知識的力量來推動工作。在運用語言中應有知識性、科學性、哲理性和邏輯性,既有歷史的縱深感,又有現實的開闊感,能提供盡可能多的有用的信息,以啟人深思,促人奮發。說話深刻有力度,就會產生令人欽佩的魅力。
最后,領導者的語言要有時代氣息,有時代感,不斷吸取發展著的、創造性的思想營養和語言營養成分,以使自己的語言充滿生機和活力。
近期課程預告:1月5-7號上海;1月25-27號杭州
更多請關注內圣演講口才培訓的助教老師微信:13175028247,同時獲取價值980元的學習資料。